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这个自孟子荀子开始争论的哲学命题,在韩剧《窥探》中找到了全新的表达方式。
《窥探》
마우스
![]()
1995年,一家四口开车露营,本应是温馨的家庭时光,却在一瞬间变成了噩梦。
连环杀人魔猎头者的出现,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父亲被割下头颅,母亲惨死在两个孩子面前,哥哥重伤垂危,只有弟弟侥幸逃过一劫。
![]()
这位被称为"猎头者"的连环杀手手段残忍至极,他专门割下受害者的头颅,一年内已造成18人死亡。
案件久拖不决,政府只能召回正在国外进行基因研究的丹博士协助侦破。
丹博士的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遗传性,可通过胎儿基因检测发现。
为彻底解决问题,政府提议通过基因检测法案,提前终止携带病态基因的胎儿。
![]()
然而,这种检测只有99%的准确率,剩下1%可能是改变世界的天才基因。最终,法案未能通过。
案件转折点出现在丹博士拜访老友韩书俊之后。丹博士的妹妹曾是韩书俊的未婚妻,却被"猎头者"残忍杀害。
如今的韩书俊已经重新组建家庭,妻子还怀有身孕,生活看似美满。
![]()
幸存的小男孩在医院里看到韩书俊的照片时吓得发抖。
警方赶到韩书俊家搜查却一无所获,而就在此时,躲在警车里的幸存男孩冲出来寻仇,意外撞倒了院子里的雪人,一个黑色手提袋从雪人中掉出,里面赫然是受害者母亲的头颅。
韩书俊的妻子沉浸在震惊中,她曾拍下丈夫堆雪人的照片,以为那是爱的表达,殊不知背后竟是如此可怖的真相。
![]()
在情绪崩溃之际,她要求丹博士为腹中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结果令她绝望,孩子确实携带所谓的"变态基因"。
同样的结果也出现在另一位孕妇的检测中。
25年后,新一轮杀人案再次发生,受害者中包括当年"猎头者"惨案的受害家属。
这个巧合引发的思考远比恐惧本身更令人不安,新案件的凶手是否就是携带暴力基因的胎儿?
![]()
《窥探》的创作灵感部分来源于2017年的"仁川女童分尸案"。
那起案件中,17岁的少女将8岁女童诱骗回家后,用数据线勒死,然后分尸抛尸。
这起震惊韩国的真实案例,在剧中得到了艺术化的呈现,却丝毫不减其对社会的警示作用。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通过基因筛查来识别潜在的危险人物,但《窥探》提醒我们,与精神病态者的相处是不可避免的。
学会识别这类人物的特征、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是比恐惧更为实际的应对方式。
赞(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