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美国25%汽车关税正式生效,全球贸易体系震动
政策影响: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涵盖所有贸易伙伴,打破此前仅针对10至15个贸易逆差大国的预期。韩国现代汽车宣布210亿美元对美投资计划,德国奔驰、宝马股价单日暴跌超2%。
经济预警:高盛预计该政策将导致美国平均关税率上升15个百分点,核心通胀率上升1.5至2个百分点,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至1.0%,失业率攀升至4.5%。市场避险情绪激增,金价突破3084 美元/盎司。
02、美伊关系升级:特朗普威胁“史无前例轰炸”
冲突升级: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扬言,若伊朗拒绝与美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将对其发动“前所未见的轰炸”,并追加“二级关税制裁”。伊朗回应称导弹已进入战备状态,拒绝直接谈判,仅接受第三方调解。
地缘影响:美军将B-2 轰炸机、C-17运输机调度至印度洋前哨基地,两艘航母向中东集结。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伊朗已囤积275公斤60%丰度的浓缩铀,若提纯至武器级可制造至少六枚核弹。
03、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俄军多线推进
战场动态:俄军在锡韦尔斯克、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乌军在纳迪夫卡西南部反击。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乌军事援助,要求乌方展现“和平诚意”,削弱了乌军对俄本土打击能力。
国际博弈:欧盟通过第14轮对俄制裁,限制液化天然气过境;英国承诺提供22.6亿英镑贷款,推动组建“志愿联盟”保障乌克兰战后安全。俄罗斯则加强与白俄罗斯军事合作,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04、北极海冰面积创47年新低,气候危机加剧
生态预警: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报告显示,北极海冰面积峰值降至1433万平方公里,创1978年卫星监测以来最低纪录。海冰消融可能引发航道争夺与生态连锁反应,欧盟呼吁加强北极环境保护合作。
气候影响:北极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若按当前趋势,2035年夏季北极可能无冰,威胁北极熊等物种生存。科学家警告需立即采取减排措施。
05、韩国东南部山火致30人遇难,国际援助启动
灾情与原因:庆尚北道和南道山火已致30人死亡、40人受伤,过火面积达4.8万公顷。一名50多岁男子涉嫌上坟引发火灾被调查。极端气候下,韩国政府启动全国森林防火紧急响应。
国际援助: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提供灭火设备和技术支持,韩国与东盟国家签署森林防火合作协议,提升区域防灾能力。
06、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局地海啸预警
地质动态:3月30日,汤加群岛附近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提示可能引发局地海啸。汤加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疏散沿海居民。
国际响应:新西兰、澳大利亚派遣救援队,中国通过太平洋岛国论坛提供紧急援助,包括医疗物资和通信设备。
07、欧洲养老院火灾与援乌分歧
安全事件:德国汉诺威一家养老院3月29日发生火灾,导致50余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事发时养老院内居住近100人,护理人员发现火情后,消防部门迅速控制火势未蔓延。
援乌争议:法英主导的“志愿联盟”巴黎峰会未能就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达成一致,意大利、希腊等国明确反对派兵,匈牙利等成员国甚至缺席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会议成果表示失望。
08、台积电扩大美国投资,半导体行业震荡
全球布局:台积电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增三座晶圆厂和两座先进封装厂,总投资超400亿美元,计划2026年量产3nm芯片。此举旨在应对美国芯片法案的地缘政治压力。
供应链风险:美国Wolfspeed因晶圆厂良率低、大客户流失及财务压力,股价暴跌52%,反映半导体行业供应链风险与市场波动性加剧。
09、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美国加拿大暴雪,澳大利亚暴雨
气候事件:美国北部、加拿大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局地有大暴雪;新西兰、澳大利亚中东部遭遇暴雨,昆士兰州东南部、新西兰中西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
经济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受损,小麦、甘蔗产量预计下降;美国中西部交通中断,能源需求激增,推动天然气价格上涨。
10、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因挪用欧盟公款被判入狱
司法争议: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被禁止5年内竞选公职,若上诉失败将影响2027年法国大选格局,加剧欧洲政治不确定性。反对党要求尹锡悦为戒严风波负责,首尔爆发万人集会,抗议者与警方冲突致32人受伤。
赞(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