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因为一些工作关系,参与和考察过很多的医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工厂,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声明,我不是五毛或者粉红之类,纯粹就是涉及过这个领域,知道一些详情,又是新手,顺便赚点积分,跟大家分享而已。
结论:国家的医疗集采,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是我是基本赞同的。对老百姓有利,利大于弊。
网路上各种担心,几毛钱的药品不安全,几分钱的药片不安全什么的,确实,售价低了,工厂为了利润,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材料,毕竟为赚钱吗,常识可以判断,但是,我们要了解的是,很多的药品的成本根本就不高。即使是很低的价格,工厂在有量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赚钱的,只不过利润减少而已,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直认为药品是很高端的商品,理应价格很高,形成了思维定势。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外贸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
世界上能够生产药物的国家其实不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成品药生产国,网上一直说印度怎样怎样,但是跟中国比,印度是弟弟。印度的优势在于不要脸的知识产权打劫和政策监管体系的低成本,使仿制药能早于国内很多年投放市场,让大家觉得印度药很厉害,也确实很有竞争力,再加上美国的进口扶持,就让我们感觉印度药业远超中国一样,但是你去调查原料药,中间体,成本药生产总量等,你就会发现,印度真的是弟弟,尤其是原料药,中间体等,印度基本靠从中国进口,印度药厂生产的药物价格那么低,都能生存,还能有利润,中国的药厂怎么就没有利润了呢?印度的便宜药都能保证疗效,中国的成品药再集采也比印度药的价格高,怎么就没用了呢?
实际情况是:外贸出口的药品的价格,比现在集采的价格还要底。也就是说,集采把价格打下来了,但还是给供货商留出了一定的利润空间,至少大部分的社会分工利润还是有的。而且这个集采价格也是各个公司自己报上去的。
中国是有物价局这么一个神奇的单位的。政府对药品这种商品有一个很奇葩的规矩:严格限制药品的出厂价格,但是对流通环节和最终出售的价格限制很少。
为什么这样,大家可以自己考虑。
有心的榴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瑞阳制药,鲁抗制药等位于山东临沂和济宁,华北制药、石药、辅仁等河南河北的制药企业的外贸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价格。了解的方式很简单,冒充国外客户,列一个产品清单,发给这些工厂的外贸部,你会获得产品报价,比对集采价格就可以了。你会发现药品真的便宜的你超乎想想。
药品如此,医疗器械也是如此。就不展开了。遇事要调查,不要人云亦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
纯手打,纯分享。
赞(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