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人称“四叔”的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在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7岁。
他是金铺神童,也是地产大佬,还是“亚洲股神”,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
01
从金铺神童到地产大佬
李兆基,1928年出生于广东顺德,
家中排行第四,因此被港人亲切地称为“四叔”。
他的商业天赋从小便显露无遗。
6岁时,父亲为了培养他,便将他安排进家里的金铺学习做生意。
年少的李兆基非但没有丝毫怨言,
反而迅速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等技能。
到了12岁,他已经成为金铺里的小能手。
![]()
20世纪40年代末,李兆基(右一)在香港浅水湾与亲戚合影。
15岁时,父亲因常驻广州湾生意,
将顺德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都交予李兆基掌管。
![]()
李兆基(后排右二)与父母兄弟姊妹合照
年纪轻轻的他,便成为了当时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
1948年,年仅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来到香港打拼。
虽然初来乍到,但他凭借十几年从商的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嗅觉,
很快便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站稳脚跟。
初抵香港时,他选择了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
1949年前后,由于时局动荡,外汇兑换和黄金买卖业务格外兴隆,
李兆基由此大赚一笔,为其日后在香港的事业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
02
从永业到新鸿基再到恒基兆业
随着香港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的逐渐复苏,
李兆基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具潜力的地产市场。
1958年,他与冯景禧、郭得胜等8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正式涉足地产生意。
公司开办后,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李兆基更加坚定了在地产市场发展的决心。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另起炉灶,
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李兆基在新鸿基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他负责图纸设计、买地、销售等全部工作。
为了更快地销售楼宇,他创造出了分层销售和分期购买(按揭)的办法。
这一创新举措很快便让新鸿基在香港地产界崭露头角,获利颇丰。
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也因此被业界冠以“三剑侠”的美名。
![]()
由左至右分别为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摄于1963年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开幕酒会。
1972年,新鸿基成功上市。
而李兆基则选择了在这个时候退出新鸿基,
拿着公司派发的5000万港元资产成立了恒基兆业有限公司。
1981年,恒基兆业成功上市,一举集资10亿港币,充实了李兆基的实力。
此后,恒基兆业在李兆基的带领下开启了辉煌时代。
他通过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和旧楼改建等独特的方式购得优质地皮,
为恒基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03
地产与资本的双重奏
在香港地产界,李兆基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卓越的策略被誉为“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他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能以质优价廉的价格买到优质地皮。
这得益于他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和旧楼改建的两大法宝。
通过这些方式,恒基兆业在香港地产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地产业务外,李兆基在资本市场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被誉为“亚洲股神”,通过精准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有一套一元变八元的理论,
即“穿云箭、过三关”,通过多次成功的投资让资金不断翻倍。
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
他更是凭借精准的判断力成功避险并抓住了投资机会,
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04
与李嘉诚的“相爱相杀”
在香港商界,李兆基与李嘉诚的竞争与合作堪称一段传奇。
两人同时出生于1928年,在商场上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
他们曾携手合作开发半山豪宅嘉兆台,但也在多次商业竞争中针锋相对。
1996年和1997年,李兆基连续两年成为亚洲首富,
但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资产大幅缩水。
而李嘉诚则因抄底欧洲逆势崛起,
从李兆基手中夺走了香港首富的宝座。
此后21年间,香港富豪榜头把交椅始终被李嘉诚霸占。
直到2020年,李兆基才以微弱的优势重新夺回香港首富的宝座。
有意思的是,李兆基辞世隔日,李嘉诚上了热搜。
原因是李嘉诚旗下公司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该公司运营的两个港口将被美国企业控制。
如此抛售港口资产,引来港人一片哗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3月18日霸气回应:
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
“商人有没有祖国?”
![]()
有网友不禁感慨:
双李争霸至死未休,只是“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
05
家族的传承
上世纪80年代,李兆基便开始将目光瞄准大陆市场。
他首先投资参与了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的项目,
之后又完成了以耗资33亿人民币的北京恒基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投资项目。
这些投资项目不仅为恒基兆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也进一步巩固了李兆基在商业界的地位。
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李兆基也非常注重家族的传承。
他与刘惠娟育有三女两子,
其中长子李家杰和二子李家诚在商界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为了培养接班人,李兆基从2011年开始陆续辞任旗下子公司董事职位,逐步隐退。
2019年5月28日,91岁的李兆基正式宣布退休,
将庞大的商业帝国交到了两个儿子手中。
![]()
2019年5月28日,香港,李兆基(中)在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集团主席兼总经理职务。
恒基地产也进入了由“二代”独当一面的时代。
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李兆基也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
他曾说:“做生意要讲良心,赚了钱也要回馈社会。”
他通过“李兆基基金”扶危济困、支持教育等公益事业,
历年捐款数以十亿港元计。
在四川汶川地震期间,他更是慷慨捐赠5.6亿港元用于救灾重建。
他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瓜言瓜语
3月17日凌晨的香港半山,月光穿过薄雾洒在深水湾道79号的白色宅邸。
97岁的李兆基在家人环绕中最后一次望向窗外,
那里是他用半世纪缔造的商业版图:
中环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倒映着维港波光,霓虹灯牌在夜色中明灭闪烁,宛
若这位地产大亨起伏跌宕的传奇人生。
赞(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