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短视是历史的记号
我本英雄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759
威望:1059 點
金錢:1331 USD
貢獻:27813 點
註冊:2014-07-04

短视是历史的记号

历史一旦走到军阀混战的时候,屠城就成了一种行为惯性。军头们在攻城略地的时候,都喜欢屠城。北宋初年,赵匡胤已经有混一天下之志,不想滥杀了,派兵攻打江南,即使极力阻止,但依旧挡不住诸将的屠城。在东汉末年,曹操算是一个有大志而且有谋略之主了,但是,他当年也经常屠城。

要说,屠城作为一种威慑手段,目的是逼迫人们放弃抵抗,其实也未必,有时候,无论城里人抵抗与否,武夫们都要屠城。屠城不是将所有人都杀光,只是杀光了男人,留下年轻的女人,当然,城里的财富,都会被劫掠一空。“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才是武夫们屠城冲动源头。不屠城,无论抢掠财富还是抢掠女人,都不会那么的畅快淋漓。在战乱时期,军头是要靠手下武夫立足的,所以,必须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所以,一个个城就这样被屠了。其实,屠城即使抛开人道的讲究,就从这些武夫的自身利益讲,也是一种糟糕的做法。

当曹操大体上一统北方之后,随即品尝到了恶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现实,让这个雄才大略之主意识到,他的经济完了,军队要没饭吃了,不得已,曹操不得不把大批的军人转为屯垦,让他们自己种地。赤壁之战过后,之所以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无论哪一方,都打不起大仗了。此后打仗,再也没有人杀降了。刘备以刘璋多年的积蓄,跟东吴打了一个大仗,夷陵之战,差点把国都给灭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都是小规模的出征,很多次,不是为了征服中原,不过是过去掠夺对方的人口。而孙权则派兵到了台湾,都是为了劫掠些生口回来。

把人,主要是男人杀光了,这块土地上的生产也随着完了。这个道理,不是所有的武夫都不懂,但为了眼前的子女玉帛的好处,谁在乎呢?到时候没饭吃,到时候再说。短视,是历史的记号,没有短视,历史就像缺了点什么。但是,能过一天算一天,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眼下,还能苟且,就必须苟且。即便有力量的人,多数也不肯冒险,阻止事态的恶化,所有人,都指望着别人,自己搭便车。

历史,总是把短视的印记,一遍遍地打印在一代代的精英屁股上,从来不会有错过的。








赞(5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12 13:1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4-04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