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都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1994年),但两国的国际安全处境却大相径庭。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缘政治立场、外交政策选择、国内政治体制以及与俄罗斯的关系**等因素。
### 1. **地缘政治立场与外交政策选择**
- **乌克兰**:自1991年独立以来,乌克兰在外交上逐步向西方靠拢,特别是在2014年“亲欧盟示威”后加速西化进程,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这种政策使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战略对手,引发俄方强烈反对,并最终导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2022年俄乌战争。
- **白俄罗斯**:长期维持与俄罗斯的深度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尤其在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 Lukashenko)总统执政后,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白俄罗斯加入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与俄军联合演习,并接受俄方经济援助,使其安全局势在俄罗斯的保护下相对稳定。
### 2. **与俄罗斯的关系**
- **乌克兰**:乌克兰在独立后逐步摆脱俄罗斯影响,特别是2014年后与俄罗斯关系极度恶化。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在顿巴斯地区支持亲俄武装,2022年更是对乌克兰发起全面战争。乌克兰的西向政策使其成为俄罗斯军事打击的目标。
- **白俄罗斯**:白俄罗斯不仅没有疏远俄罗斯,反而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深度依赖俄方。卢卡申科政府面对西方制裁时,更加依靠俄罗斯的支持,甚至在2022年俄乌战争中允许俄军从白俄罗斯领土进攻乌克兰。这种紧密关系使白俄罗斯避免了像乌克兰那样直接成为战争的目标。
### 3. **国内政治体制**
- **乌克兰**:乌克兰的政治体制较为民主,政权更迭较为频繁,且国内存在较强的“亲西方”与“亲俄”对立势力,导致国家战略存在摇摆,使俄罗斯有机会介入和施加影响。
- **白俄罗斯**:卢卡申科自1994年执政至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权威体制,并依靠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支持维持统治。由于政府的强力控制,国内反对派难以形成有效的“去俄罗斯化”政策,因此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的影响一直保持稳定。
### 4. **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实际作用**
**《布达佩斯备忘录》**承诺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将尊重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换取它们放弃苏联时期遗留的核武器。然而:
- 俄罗斯**直接违反**了备忘录,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在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证明该协议对乌克兰而言并未提供实际的安全保障。
- 白俄罗斯因始终保持对俄罗斯的忠诚,并未遭到俄罗斯的军事侵犯,因此布达佩斯备忘录的保障作用在白俄罗斯的安全环境中未受到直接挑战。
### **总结**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国际安全处境不同,主要是因为乌克兰选择西向外交政策,挑战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导致战争和安全危机;而白俄罗斯则通过高度依赖俄罗斯,成为其战略缓冲国,因而避免了直接的安全威胁。这表明,尽管两国都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但
真正决定国家安全的是其地缘政治选择和与大国的关系,而非一纸国际协议。
### **哈萨克斯坦在俄乌战争期间的态度**
哈萨克斯坦同样是1994年**《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的签署国之一,放弃了苏联时期遗留的核武器,以换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主要大国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哈萨克斯坦的态度相对谨慎,**既没有完全支持俄罗斯,也没有明确倒向乌克兰**,而是试图在国际压力与地缘现实之间保持平衡。
---
## **1. 不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动**
### **(1)不承认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
哈萨克斯坦政府多次**拒绝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吞并**,特别是在2022年9月俄罗斯宣布吞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州后,哈萨克斯坦外交部明确表态**不承认这些地区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此前,它也没有承认2014年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
### **(2)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哈萨克斯坦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意味着它**不会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例如,在2022年6月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托卡耶夫在与普京同台时直接表示:
> **“如果各地区都有权独立,那么联合国将有500多个国家,而不是现有的193个。我们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独立。”**
这番表态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不满,但也表明哈萨克斯坦不愿卷入俄乌冲突。
---
## **2. 避免直接与俄罗斯对抗**
尽管哈萨克斯坦**不支持俄罗斯的侵略**,但它也没有完全倒向西方,而是尽量**维持与俄罗斯的务实关系**。
### **(1)没有加入对俄制裁**
哈萨克斯坦政府没有加入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同时,哈萨克斯坦**也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或军事支持**,避免激怒俄罗斯。
### **(2)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和安全合作**
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EAEU)**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的成员,与俄罗斯在经济和安全领域仍然保持密切合作。此外,在2022年初的**哈萨克斯坦政治危机**期间,俄罗斯曾出动CSTO维和部队帮助托卡耶夫平息国内骚乱。因此,哈萨克斯坦政府在外交政策上不得不考虑与俄罗斯的关系,而不能完全倒向西方。
---
## **3. 发展多边外交,寻求平衡**
### **(1)加强与西方和中国的合作**
在俄乌战争后,哈萨克斯坦加快了与**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外交与经济合作,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
- **与欧洲合作**:2022年,哈萨克斯坦与欧盟达成能源合作协议,加强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以减少俄罗斯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 **与中国合作**: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托卡耶夫积极推进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加强基建和能源贸易。
### **(2)接纳俄罗斯逃兵和反对派人士**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量俄罗斯公民因害怕被征兵而逃往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政府并未阻止他们入境,这也被视为对俄罗斯政策的**隐性反对**。
---
## **结论:哈萨克斯坦在俄乌战争中的态度**
1. **不支持俄罗斯**:拒绝承认乌克兰被吞并地区,强调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 **不加入对俄制裁**: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合作,避免与俄罗斯正面冲突。
3. **加强与西方和中国的关系**:试图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提升自己的外交独立性。
4. **接纳俄罗斯逃兵**:间接削弱俄罗斯的战争动员能力,显示对俄政策的微妙抗衡。
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在俄乌战争期间采取了“谨慎中立”的立场**,一方面不愿完全倒向西方,以免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它也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维持自身的外交自主权。
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