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每日好詩]土豆/梨花雪[10P]
本頁主題: [每日好詩]土豆/梨花雪[10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碧水皇天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36599
威望:5486 點
金錢:7958 USD
貢獻:2444918 點
註冊:2014-12-13

[每日好詩]土豆/梨花雪[10P]


[每日好詩]土豆/梨花雪[13P]




土豆


文║李福顺 2025年02月17日10:16



太孤独了,它们就把彼此交集的命运
往一起靠一靠,挤一挤
即使碰落一地的土屑
也看不出悲伤

黑夜太长了,长过一个冬天
似乎犁铧,鸟鸣,春风,柔软的雨丝
还没解封

等待的桃花,梨花,杏花还不知情
它们早已堵住人生的缺口和漏洞
悄悄地生出嫩芽
把春色一点一点挪回人间


点评:
这首《土豆》描绘了一个诗中常见的主题,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知道,将常见主题写出新意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国诗人,往往将春天作为寄情对象,这就让春天带有了特定情感预设、读者也会有相同阅读期待的主题本身——这也为作者的创作带来更多挑战。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创作这首诗时,在切口、情感向度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值得借鉴的诗意拓展。

这首诗切口很小,且选择精到,作为冬春交接的昭示物,作者没有选择风、雪、花等常见意象,而是选择深埋土中、日常生活几乎天天接触却很难留意的土豆,这样的选择使文本既有新意,又接地气,成为作者视角下的生活经验之诗。尤其是诗的起笔处“太孤独了”,瞬间将人的命运和性格赋予平凡的土豆,作为坚韧不拔、默默生长的生命力量,个体在孤独中相互依靠,共同面对长夜和严冬,静待春来。

诗中的情感流动也颇为自然。第一节中,作者笔下的冬日似乎带有淡淡哀愁。第二节笔锋略转,将等待春天的过程具象化为与春种直接相关的犁铧、报春的鸟鸣、春风、柔软的雨丝,却未得征兆。而在第三节中,虽然桃杏尚未争春,但作者寄情的意象已然为春意所感召,“悄悄地生出嫩芽/把春色一点一点挪回人间”,土豆长出嫩芽之时,也正是将等待后的希望与春意带向人间之时。




梨花雪


文║张若玉 2025年02月14日10:18



仪态轻盈临画阑,
凭窗纵目惜漫漫。
恼人最是花开短,
花落即消无处看。


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物象是“雪”。最为核心的比喻是把“雪花”比喻为“梨花”,自从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横空出世之后,至今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梨花”喻“雪”,并无新意,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了。距岑参大约300年的欧阳修在咏雪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如何避免拾人牙慧,而力求创新的问题。他在《雪》这首诗的序中说:“时在颍州作,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银等皆请勿用。”即在咏雪的时候,把常见的比喻意象都禁用,从而实现更新语言、创新修辞、创意表达的目的。这种写法被称为“禁体物诗”,魏庆之《诗人玉屑》则称为“白战体”,就是诗人要丢弃常用武器,赤手空拳去白手作战,以求得创新。这首诗显然没有在更新喻体上去下功夫,而是另有亮点。其亮点在于在把雪比喻为“梨花”之后,继续开发其形态、特质和内蕴,抓住了“花开短”这一瞬间,亦赏亦赞亦叹亦伤,将诗人内心复杂难言的情绪以极为简约的语言传达出来,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前二句写凭窗望雪。“仪态轻盈”形容雪花在空中飘洒的样子,“漫漫”强调空间上的广大,雪花漫天,一望无际。“惜”字写到望雪的感受,即珍爱、赞美,觉得雪像梨花一样很美丽。后二句转折,将叹惋哀伤之意表达出来。用“恼人”领起两句,使诗人着急烦恼的是什么呢?雪花虽洁白美丽,但却“花期”太短,仅在空中绽放,落到地上就消融成水,无影无形了,再也看不见了。这场雪应该恰好趁了不太寒冷的天气,所以融化得极快。诗人能赏能赞的雪花瞬间消散,所以忍不出感叹,用“短”字先绾住之后,又用末句进行渲染,惊讶之余,不免有一种伤感的情愫。诗人抓住了美丽的事物瞬间消散的特点,渲染之下,形成了能指性空白,即雪花隐喻某种珍贵的情感经历,也就难怪诗人因雪花花期太短而感叹伤怀了。在细微之处申发情意,从而在老题材中写出别致的韵味,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赞(37)
------------------------
Y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2-19 20:5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4-21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