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国进民退」声响彻数年后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新华社今(18日)天发表分析文章,称是发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丶发展前景广阔和大有可为的信息;香港社论亦多突出座谈会对「安内」以对抗中美贸1战的需要,但同时指出,市场期望下月的「两会」能推出政策,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反映市场对中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是否属实,仍有疑虑。
中国股市兴奋度未及香港
对政治消息敏感的股市,中国的反应亦较香港审慎。上海和深圳的股市指数中午收市时只上升了10点左右,升幅分别是0.29%和 0.13%。反观香港,本已因「深度求索」(Deep Seek)而连升六天的香港恒生指数,今早再升,半天升464点,升幅达2.05%,中午收报 23080点,重上兼企稳二万三千点的关口;大市成交额继续高企,半中已达 1759亿港元(下同,折算约 216.3亿欧元)。国企指数中午报 8513点,升190点。
由于习近平昨天的民企座谈会上有多间科企领袖出席,更与被官方批评后神隐数年的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握手,科技股继续带领香港股市升市,腾讯和阿里巴巴旗下平台的股价分别大升35至4%不等。整体而言,恒生科技指数中午收报 5666点,升167点。
时隔七年,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昨日再与民企座谈,习强调,中共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毫不动摇地继续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他承认,当前民营经济面临困难,但那只是局部的丶暂时的丶能够克服的,呼吁各人要「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保持发展定力丶增强发展信心。他总结称,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丶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他亦向相关部门提出要求,指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央政策,执行时「不能打折扣」;并要求解决民企融资难丶融资贵等问题,集中整治乱收费丶乱罚款丶乱检查丶乱查封等问题。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习近平发言原声称:「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丶一心谋发展丶守法善经营丶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评显期望中有保留 吁有措施保公平
在香港,今天多份报章的社论均以习近平推动民企发展为主题,当中,《信报》以《习主席支持民企 经贸战安内攘外》为题指出,北京在这个时候举办民企座谈会,让顶尖科技界精英聚首一堂,合理解读是中央要团结民企力量,消除他们的戒心,并振兴他们的信心,以共同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和科技战。社评指出,攘外必先安内,中央高层为民企站台打气,可为经贸战添胜算。
言论一向温和的《香港经济日报》社评亦认同座谈会的举办与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战有关,并指出,占逾6成产值丶8成职位的民营经济,去年有所减退,固定资产占比由2019年的56.4%属民间投资,去年占比已跌至仅逾50%。社评续称,民企的经营环境面对「多项策略变化及挑战,民企信心跌宕起伏」,若要真的振兴内需,中央「还须趁下月全国两会,出招解决民营经济的实际痛点丶消除潜在疑虑」方能见效。
《明报》社评同样提到,中国内地尚未牢固形成公平稳定的法治化和市场化环境,地方政府一些不当作为,对民企发展尤其不利,必须改善当局异地拘捕民营企业家和乱罚款丶乱检查丶乱查封等「远洋捕捞」的违法现象,期望酝酿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可对民企权益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与民企订立的合约不得随意违约毁约。
中国传媒引述的学者多认为,习近平讲话有助民营经济坚定信心,突破几年来的困局;而路透社引述的香港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则较有保留,称座谈会代表着「一次重大的路线调整」,会晤「应该有助于安抚惊慌失措的企业家」,「很可能」会消除大家对中国政策取向的「大部分疑虑」,有助提升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现有逾六千万家民企,占企业总量的九成以上,但他们的疑虑可说有迹可寻。资料显示,上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是在2018年底举行,习近平当时对着59名民企代表称他们为「自己人」,并承诺推出六大政策,包括减轻税费负担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等,强调民企可获金融支持丶可安心谋发展。但事隔一年多,马云的蚂蚁金服2020年上市时临门一脚受阻,并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风险,「整治资本家」,其后又整顿互联网丶教育及房地产等行业,令「国进民退」之声深入民心,更有指是「改革开倒车」。
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