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1樓黑娃娃於2025-02-05 12:53發表的 :
龙芯还可以呀。
他说的应该是 “汉芯” 事件,相关介绍如下1:
事件主角
陈进:1968 年出生,福建人,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读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2001 年从摩托罗拉辞职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负责 “汉芯” 项目。
事件经过
“汉芯一号” 发布:2003 年 2 月 26 日,陈进团队的 “汉芯 1 号” 正式发布。发布会上,鉴定专家组一致认可 “汉芯 1 号” 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进也因此成为上海交大特聘长江学者、微电子学院院长,还担任了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等诸多职务。
举报与真相揭露:2006 年 1 月 17 日,一位自称是陈进 “汉芯一号” 研制小组的成员在清华大学 BBS 上发布了帖子《汉芯黑幕》,指责陈进在汉芯研制过程中弄虚作假。原来,陈进先是托摩托罗拉的前同事私自下载了 motodsp56800e 的源代码并制造出 edsp21600,但该芯片有重大功能缺陷,无法进行系统应用和展示。于是,陈进通过在美国的弟弟购买了 10 枚摩托罗拉 dsp56800 系列芯片,找农民工用砂纸把芯片表面的 moto 字样打磨掉,再印上 “汉芯一号” 的字样和汉芯 logo,用于新闻发布会展示和 “汉芯 mp3 播放器” 演示。
事件影响
对科研资源的浪费:陈进依靠 “汉芯一号” 成功申报了国家各部门的 40 多个项目,申请了 12 项国家专利,账目有据可查的骗取金额总计超过一亿元,还有说法称上海交大及各相关方在汉芯项目上损失高达 11 亿。
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击:“汉芯” 事件严重挫伤了中国发展自研芯片的积极性,使真正从事芯片开发的国产排头兵一度得不到充分的研发资金支持,还让民众对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产生了信任危机。
对学术环境的破坏:该事件破坏了学术诚信和科研环境,引发了人们对科研项目评审机制、学术道德等方面的深刻反思。
处理结果
陈进被撤销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所有职务,科研经费被收回,但没有受到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