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论财富增长的过程
财富自然增长的过程是先发展农业,后发展制造业,而后才是贸易。这是人的生存需求使然,只有农业足够发达,人们免于饥饿之后,才会追求其他的东西。当农业产出足够丰富,足够农民和地主的用度,而还有剩余的时候,这部分剩余就会支持城市制造业的发展。当国内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转向海外贸易。如果不加干预,一个国家财富增长的自然过程必然如此。
城市居民依靠农村的粮食供给而生存,但这不意味着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城市反哺农村的途径有三:一、城市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农村也可以通过与城市的交易获得他比必需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二、城市的富商会到农村投资,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三、随着城市兴起所产生的新社会秩序,会散布到农村,提升农村的治理水平。
斯密特别强调了第三点的重要性。相比于欧洲的封建庄园,城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秩序。城市里没有专制的君主,也不存在主仆依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这些城市里的自由人组建成自治的政府,制定法律实现自我管理。于是诞生了更民主、公平、高效的治理秩序。
城市的崛起导致封建庄园的逐渐解体。在城市制造业兴起之前,庄园领主的财富没有其他去处,只能用来豢养大量的仆役和农奴。而制造业兴起之后,庄园领主开始用他们的财富购买大量制造业产品、奢侈品等等。这使他们的财富向城市制造业转移,他们豢养的农奴数量大大减少。随着领主财富和农奴数量的减少,他们专制的权威被日渐削弱。农民不再是领主的奴隶,而得到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于是,受城市的影响,农村的治理从奴役专制转向自由公正。
斯密批判了欧洲的“长子继承制”。为了防止土地财产被多个子嗣分割,欧洲国家普遍采用“长子继承制”,即长子继承整个家族的土地财产。斯密认为拥有小片土地的地主会更多地为土地负责,从而农业生产效率更高。领主坐拥大量土地,降低了农业的效率。由于人们将土地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很少有人出售土地。这使土地价格奇高,而且无法市场化配置。如果欧洲的土地能像美洲新大陆一样自由买卖,将会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力。
赞(58)